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
入周前压力大怎么办?收好这份SART的心理调适指南!|锦欣国际
作者:锦欣国际  来源:原创  发布日期:2025-10-15 14:47:01  阅读数量:1075

对于许多计划赴美进行试管婴儿(IVF)的夫妇来说,这不仅是一段充满希望的旅程,更是一次对身心承受能力的考验。美国辅助生殖技术协会(SART)指出,不孕症及IVF治疗带来的压力,堪比亲人离世或婚姻破裂。本文将从情感准备的角度,为计划赴美接受IVF的群体提供实用的建议。

一、正确认识IVF过程中的压力来源

不孕不育夫妻.png

IVF过程中的压力是多方面的。时间投入巨大,治疗可能打乱工作、家庭和社交节奏,而前期的漫长等待更易加剧焦虑。生活方式的改变、因应对方式差异而产生的矛盾,以及高额费用带来的经济压力也容易影响心理状态。此外,与亲友的互动也可能变得复杂,例如是否告知IVF-ET周期细节、如何应对他人的关心或询问等。

美国试管婴儿技术.png

同时,医疗相关的决策与副作用同样是压力的重要来源。从注射药物、监测卵泡到处理胚胎、应对多胎妊娠可能性,都可能引发担忧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研究表明,压力并不会直接导致IVF成功率下降。因此,患者无需因感到焦虑而自责,而应专注于通过有效方式提升应对能力。

二、压力大的时候怎么办?SART建议提前规划,减轻不确定性

SART建议.png

在进入周期前,建议通过权威渠道(如诊所提供的资料、专业医学网站)全面了解IVF的各个环节。知识是应对焦虑的有力工具。越是熟悉治疗流程,越能减少因“未知”而产生的紧张感。

1.设定沟通边界,保护夫妻情感

建议夫妻每天设定固定时段(如20分钟)讨论试管婴儿相关话题,其他时间尽量将注意力转向生活其他方面。提前商量好在关键节点(如取卵、验孕)是否希望共同在场,也能减少临时协调带来的摩擦。

夫妻.png

2.主动寻求专业支持

如果一方或双方出现持续情绪低落、过度焦虑或沟通困难,不要犹豫,尽早联系熟悉不孕症问题的心理咨询师。及早干预,往往能避免问题恶化。

夫妻身体检查评估.png

3.构建有效的支持系统

亲友的支持是一把双刃剑。夫妻双方需谨慎选择告知对象,避免因过多关注而增加心理负担。可以指定一位“发言人”(如亲近的家人),在适当时机代为传达信息。此外,可以寻找同类人群的支持。加入IVF支持小组、参与线下或线上病友交流,都能带来良好的心理慰藉。

群体支持.png
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网络能提供大量信息与支持,但过度沉迷于反复查询资料或参与负面讨论反而可能加重焦虑。建议设定合理的使用时间,以保持情绪稳定。

三、个性化的压力应对策略

1.识别个人压力源,有的放矢

打针.png

每个人的压力触发点不同:有人害怕打针,有人担心往返医院的奔波。提前识别这些“高压环节”,有助于制定针对性应对计划。

2.善用减压工具,保持生活平衡

听音乐.png

运动是缓解压力、焦虑和抑郁的有效方式,但需根据IVF-ET阶段咨询医生选择适宜的类型。此外,投入兴趣爱好、参与正念课程、聆听放松音乐等,都能帮助暂时从治疗中抽离,恢复心理能量。

3.接受差异,尊重彼此应对方式

和谐夫妻.png

夫妻双方处理压力的方式可能不同:一方可能需要倾诉,另一方则倾向于独处或投入活动。理解并接纳这种差异,能减少关系中不必要的冲突。

4.把握可控因素,灵活应对变化

在IVF周期中,尽量简化生活,避免同时进行重大变动(如搬家、换工作)。虽然周期本身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,但患者仍能主动规划日常生活,例如合理安排工作节奏、提前准备应对方案等。

胚胎移植.png

特别要重视移植后等待验孕的10–14天。这段时间女性常感到孤立无援,建议提前计划如何充实这段时间,并认真考虑希望在哪里、与谁一起获知结果。有人甚至选择将结果告知亲友的时间推迟几天,以留出自我调适的空间。

5.设定心理界限,保持开放心态

在进入周期前,建议夫妇初步讨论愿意尝试的周期次数,但同时保持弹性,允许根据每次的结果重新评估。每个周期都能提供新的信息,帮助做出更符合未来的决策。

【注】本文内容整理自美国SART发布的患者教育资料,旨在提供心理准备参考,不替代专业医疗建议,具体治疗请遵循主治医师的指导。



客服咨询:400-111-1951

服务咨询:155-0121-7090

中国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24号平安幸福中心
美国办公室:17800 Castleton St, Unit 263, City of Industry, CA United States, 91748

点击/扫码咨询客服

微信扫码添加VIP客服

© 2020-2025 北京锦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      京ICP备2020046651号-1       互联网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