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辅助生殖技术的演进历程中,促排卵方案的设计始终是决定试管成功率的核心环节之一。传统的超促排卵方案几乎都是在月经周期的卵泡期进行,旨在利用生理周期之初的一批基础卵泡同步发育,以获取多个成熟卵子。然而,对于一部分特定人群,传统方案往往效果不佳。正是在这种临床需求的驱动下,一种创新性的方案——黄体期促排方案(LPS)应运而生,并在美国试管婴儿领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精湛的应用。
在一个自然的月经周期中,女性卵巢会经历两个主要阶段:
卵泡期:从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,大脑垂体分泌FSH(卵泡刺激素),促使卵巢内一批窦卵泡开始募集。其中通常只有一个“优势卵泡”脱颖而出,成熟并排卵,其余卵泡则闭锁凋亡。
黄体期:排卵后,破裂的卵泡形成黄体,分泌孕激素(孕酮)以维持子宫内膜的容受性,为可能到来的胚胎着床做准备。此时,在高孕酮水平的抑制下,大脑垂体分泌的FSH和LH(黄体生成素)水平极低,卵巢内的非优势卵泡通常会处于“沉默”状态。
传统促排方案是在卵泡期初期开始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(如果纳芬、美诺孕等),模拟并增强FSH的作用,目的是“拯救”那些本该闭锁的卵泡,让它们同步发育,从而在一个周期内获得多个卵子。
而LPS方案的核心思想是在黄体期,利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,强行激活并促使另一批卵泡发育成熟。美国HRC-Fertility生殖医疗中心专家表示,卵巢中存在多批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群。传统卵泡期促排主要刺激的是“窦卵泡池”。在黄体期,另一批对FSH敏感的窦卵泡已经开始募集。尽管体内孕酮水平高,抑制了内源性FSH,但通过给予足量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,完全可以克服这种抑制,成功诱导这批卵泡生长。而这使得在一个月经周期内进行两次连续的促排和取卵成为可能。
专家会先对女性进行一次传统的卵泡期促排和取卵手术。然后在取卵后的1-3天内(即已进入黄体期),不等待下一次月经来潮,立即开始新一轮的促排卵治疗,使用促性腺激素进行刺激。由于黄体期存在自然排卵的风险,专家会同时使用药物(如GnRH拮抗剂)抑制LH峰,防止卵泡提前排掉。待卵泡成熟后,进行第2次取卵手术。
黄体期促排方案的适用人群:
1、卵巢功能减退(DOR)与卵巢早衰(POI)的女性
这类女性的基础窦卵泡数(AFC)少,抗穆勒管激素(AMH)水平低,对传统促排方案反应不佳,每个周期能获取的卵子数量极其有限,往往需要连续多个周期积攒胚胎。
对于这些“时间就是卵子”的女性而言,LPS提供了在一个月经周期内获取两次卵子的机会,极大地缩短了累积足够卵子数所需的时间,相当于将治疗效率翻倍。这对于高龄或卵巢功能极差的女性至关重要,毕竟时间的拖延意味着卵巢功能的进一步下滑。
2、卵泡发育不同步的女性
部分女性在传统卵泡期促排中,会出现卵泡发育大小不均、不同步的现象。而这可能导致只有少数大卵泡成熟,取卵数少,或为了等待小卵泡长大,导致大卵泡过熟、质量下降,甚至被迫取消促排周期等。
而LPS作为一种“补救性”方案,可以在卵泡期取卵后,立即对那些未能在上一轮促排中发育起来的“落后”卵泡进行新一轮刺激。这批卵泡可能对FSH更敏感,反而能在LPS周期中发育良好,进而提高试管获卵数量。
3、因时间紧迫需紧急进行试管的女性
肿瘤患者:即将接受化疗或放疗的癌症患者,其生育力保存刻不容缓。LPS方案可让她们在一个月经周期内完成两次取卵,更快速地保存更多卵子或胚胎,为战胜疾病后保留做母亲的可能争取宝贵的时间。
其他紧急情况:对于任何因工作、个人计划或医疗原因需要尽快完成取卵周期的女性,LPS都是一个高效的选择。
4、尝试累积胚胎进行PGT检测的女性
对于需要进行植入前遗传学检测(PGT)的女性来说,通常需要足够数量的胚胎进行活检筛查,才能确保有可移植的健康胚胎。而LPS可以快速帮助这类女性在更短的时间内累积更多胚胎,从而提高PGT周期的效率和活产机会。
客服咨询:400-111-1951
服务咨询:155-0121-7090
中国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24号平安幸福中心A座4102室
美国办公室:17800 Castleton St, Unit 263, City of Industry, CA United States, 91748
微信扫码添加VIP客服